陂下游览图
陂下古村主要景点介绍
一、敦仁堂
潭溪胡氏总祠,始建于明朝成化年间,扩建于明朝嘉靖年间,清朝咸丰丙辰年,被太平天国军焚烧,晚清重新修建,祠堂总面积2782平方米。
“敦仁堂”为赣西南第一次党代会旧址。1930年3月在此举行了赣西南中共一大会议,会上选举刘士奇为赣西南特委书记。曾山为苏维埃政府主席。
2010年批准为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二、景山堂
景山堂又名“上下天光”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,建筑面积为141平方米,中小型一天井布局,穿斗式木构架结构,为胡立教家祠。
三、胡立教旧居
胡立教就是出生在这栋农家宅院里。
胡立教(1914.12-2006.07)吉安市陂下村人,曾担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、党组书记、中共上海市委第二书记、上海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。
四、胡立教旧居
始建于康熙年间,是用糯米、铜油、石灰、水、蛋清搅拌成“三合土”砌成的斜墙。中国古人用生辰八字来推算命运,“八字墙”与“八字强”同音,寓意生辰八字强,运势旺。
五、星聚堂
星聚堂为胡氏景星公——大宗祠,始建于明朝成化年间,清朝咸丰丙辰年被太平天国军焚烧,晚清族人集资重修建。星聚堂有一段传奇的故事,据说是神仙点化,建成三个朝向,建筑总面积1538平方米。
这里是江西省委,委苏维埃政府四次会议旧址。
六、新书院
新书院建于1926年,面积为506平方米,原为乐善堂所建的一所义塾,供村内子孙读书。
1932年3月至1933年,朱德、邓小平、陈毅、毛泽覃、刘士奇、贺怡、胡发鑫曾在此居住、生活、战斗过。
七、乐善堂
乐善堂为用文宗祠,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,建筑特色为穿斗式木构架,一天井一进式,建筑面积219平方米。
1930年—1933年为中国工农红军学校学员宿舍。
八、瑞公祠
瑞公祠又名志善堂,建于晚清,为穿斗式木构,砖木结构,一进一天井式,布局建筑面积为244平方米。
公略中心县委驻陂下村,此祠堂为公略中心县委保卫局旧址。
九、毛泽东旧居
毛泽东1930年2月从东固来到陂下村,就住在这栋民宅里。
此民宅始建于清末,建筑面积240平方米,建筑结构为一进一单元带双侧厅,厅堂穿斗式木构,砖木结构,兰灰勾线。
十、竹隐堂
竹隐堂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,祠堂建筑面积456平方米,堂牌为明朝泰和县万合圩状元曾彦的墨宝。
1930年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旧址。毛泽东任校长,朱德任政委,陈东日任教务长。这所学校就是现在的国防大学的前身。
曾是当年公略中心县委关“AB团”的看守所。
十一、启正堂(察院第)
始建于明朝崇祯末年,面积200平方米。房顶建成七星阁,外表像官帽。
这座建筑是为了纪念南京、广东 、河南道监察御史——胡接辉(族谱名为胡达训)。
十二、致中堂
致中堂又名御史第,始建于清初,占地面积253平方米,砖木结构,穿斗式木构架,一中一天井式布局。此祠是多边形祠,没有一个角是直角,全部做成锐角、钝角,为古建筑精品屋。
十三、潭滨堂
潭滨堂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,占地面积522平方米。
公略中心县红军模范营就驻扎在此祠堂里,因扩红,富田地区很多人参加红军,于是将红军模范营改编为红军第五师,肖克任师长,毛泽覃任政委。
十四、安人亭
清朝道光19年,时任袁州司马的陂下人胡微光,他父母同在并九十岁高龄,五代同堂。地方官上报朝廷,道光皇帝龙颜大悦,封母亲罗氏为安人,奖棉帛和银两,并亲书四个大字:“黄耉繁衍”,胡微光为此建“安人亭”让村人纳凉、休闲、喝茶,从此村里凡红白事必经亭,享皇恩,沾灵气。
十五、扁担街
古街全长80米,故名扁担街。清朝道光19年,时任袁州司马的陂下人胡徵光,用道光皇帝赏赐其母九十岁生日的银两带头做店,逐步发展形成古街。
十六、列宁台
1930年毛泽东来到陂下村,叮嘱纯化区委兴建的一座戏台,台上长年悬挂列宁的画像,群众昵称它为“列宁台”。
列宁台用于集会、宣传革命、搞文艺表演。列宁台对面是财神庙,吉安人有一种民俗,戏台一定对庙,人要看戏,鬼也要看戏,神也要看戏,人神共娱。
十七、郎侯井
清道光甲午年,庐陵县令郎寅宾,爱民如子,在陂下村遭受特大旱灾时,拨了一笔救济款给陂下村镇灾,解救了村民生灵涂炭,陂下村人永远不会忘记这位恩人,故挖了古街西头水井,喝水不忘挖井人,命名为“郎侯井”。
十八、迎龙门
清道光19年,时任袁州司马的陂下人胡徵光,父母同在并高龄九十岁,五代同堂,地方官上报朝廷,道光皇帝龙颜大悦,题写一块匾额:“黄耉繁衍”陂下人为了炫耀皇恩,建此“迎龙门”。
占地面积46平方米,四柱三楼式门楼牌坊,又称为“圣旨牌坊”。